从商业设计到艺术创作,从解决产品痛点到探索社会群体的艺术疗愈,从著名设计师贾伟到艺术家贾伟(KK),显然不是兴之所至,而是一段缓慢而深刻的精神蜕变。贾伟艺术生涯中的第三次美术馆个展“如花山海”,正是他奔向自己艺术野心的一次最新注脚。
与“如花”共同成长
贾伟和《艺术栗子国内十大配资平台排名》的访谈,相约在他创办的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北京办公室,现代简约的白色墙面上有着很多他笔下的小女孩“如花”。贾伟被这些绚烂、阳光的画作围绕着,谈起这些年越来越清晰的艺术理念时神采奕奕。
展开剩余93%“如花山海——贾伟艺术个展”
2025.9.13-11.16 北京时代美术馆
从红点奖拿到手软的设计师,到越来越成熟的艺术家,回望2019年偶然拿起画笔创作第一幅“如花”时,动机更贴近心灵的自救,一场涅槃重生的开端。
2018年,洛可可北京办公室被一场持续12个小时的大火焚烧殆尽。还没从年初家人罹患重疾的情绪中走出,眼睁睁见证几年心血化作灰烬,贾伟从废墟里只扒出了几块熔化变形的乐高。紧接着的一系列压力,让一直朝向心中理想急速奔跑的他,突然间被命运抛到了人生的至暗低谷,体会到生命的无常。
贾伟在工作室
贾伟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展览现场
从此时起,贾伟开始尝试与自己生疏许久的内心情感对话。他由行走中获得感知,由静中生智慧领悟。无论是去敦煌徒步、五天五夜的修行内观,还是2019年拿起女儿桌上的彩铅,不为任何“甲方”,心无旁骛地为记录自己的内心世界而画。这一切,现在看来均是贾伟的向内修行,一笔一笔修补内心,构建灵魂重生的努力。
令人惊讶的是,无耳鼻口,眉头是两道X伤疤的小女孩“如花”,竟是他在修行中洞见的自己。他的“分身”为什么会是一个脆弱、童真,眉宇眼神中流露出万千情绪的小女孩?
“如花山海——贾伟艺术个展”
2025.9.13-11.16 北京时代美术馆
贾伟也没有答案,他只是接受,就像他在自述里所写:“那双含着泪的眼睛是我,眉眼间那道没有多余勾勒的‘无常眉’也是我;那些烧着的工位光斑下,藏着我内心世界的轮廓,而角落里粘在一起的乐高,正是我没被打垮的想象力。”
贾伟最早创作的几件“如花”,仍是舔舐伤口的情感宣泄与自我治疗之作,如《如花草丛》《如花花园》,小女孩蜷缩在暗黑色调的自然环境里,眼神总是流露出痛苦、惊恐、抑郁与防卫。2022年,在UCCA Lab举办首个美术馆个展“如花三生”时,“如花”似乎终于鼓起勇气,与动物、植物朋友们在互动中体验万物有情。
贾伟个展“如花三生”在UCCA Lab 2022
“三生”是贾伟为“如花”构建的宇宙观:从“我是如花”的“本生”,到“人人如花”的“永生”,再到“万物如花”的“分生”。他逐渐走出苦闷,跌撞着重新拥抱这个世界。
2023年在上海宝龙美术馆举办第二次大型个展“如花在野”时,“如花”系列再次得到升华,贾伟从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中,提炼出“如花在野”这一创作主题,其背后包含着他对人生经历劫难后的深刻思考。“这个阶段中,共情出现了。全新的情绪、情感甚至一些情怀的东西开始构建。”贾伟对《艺术栗子》回忆道。
贾伟个展“如花在野”在上海宝龙美术馆 2023
“在”是在场,是专注,亦是生命的刹那状态;“野”则是本我与真我的野蛮生长。“如花”开始更加自由地穿梭在海洋、稻田、花海的不同时空中,也预示着贾伟不再受困于无常,在一幅幅笔墨构建的新世界里重获新生。每个人或许都能从“如花”身上,看到某种理想的生命样态——纯真、热烈、自由奔放,接近生命之初的本真状态。
张子康作为贾伟最新个展“如花山海”的策展人,他看到了艺术家超然于世的内心追求和对人文世界的情感关怀:“贾伟的作品并没有过度地展示其绘画技巧,如同一篇散文,没有华丽的辞藻,没有夸张的结构,却能用最为朴素的语言娓娓道来,引人入胜。能有这种效果,或正是因为他在创作中注入了太多的情感,无需太多外在的形式即可引人共情。”
贾伟个展“如花山海”在北京时代美术馆 2025
从化痛苦为创作到接纳生命无常的本质,从探索个体的心灵解脱到体会与世界和谐共处的大自在,“如花”的成长也是贾伟心灵的成长。三年又过去,来到贾伟本次在北京时代美术馆的新展“如花山海”,他再次领悟“从自我疗愈,到寻求共情,再到新展中我试图寻求共同价值的治愈概念,展览的背景早已不是我个人了”。
跨越山海的群体疗愈
2023年,贾伟着手筹备“如花山海”展览,俄乌战争刚刚开始,之后两年全球的贸易壁垒,疾病、死亡、分裂、创伤……他一度怀疑这个世界是否已经分崩离析?今天我们能否寻找到新的内心共同体?这个源于内心深处的迫切追问,构成本次展览探索共同价值疗愈的底层逻辑。
“如花山海——贾伟艺术个展”
2025.9.13-11.16 北京时代美术馆
贾伟又如何实现社会性的共同疗愈?“追根溯源,我决定借用《山海经》里的‘山海’概念,希望每个人的内心像上古时代的人们一样,可以重新想象并构建一片山海。”由经典传统文本中挖掘当代的情感共鸣,他看到了形成某种疗愈共同体的可能性。
展览序章作品《如花创世记》,展现出艺术家遵循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重构“山海”的逻辑。贾伟由《山海经》抽取出三个故事,混沌初生为开端,意在引领如花宇宙通过回归混沌获得新的起点。
“如花山海——贾伟艺术个展”
2025.9.13-11.16 北京时代美术馆
一生二,如花追随巨鲲漫游寰宇,而五米交互动态装置《鲲鹏翼动——科技与艺术共铸的蜕变》,人工智能技术驱动鲲鹏飞翔。鲲鹏拥有将天地分开之力,恰如每个人都有两面,既有超级力量,又有天真内心。
二生三,贾伟让“如花”化身夸父追日。他一直喜爱这个故事,在他心中,夸父追逐的不是日,而是梦想。于是他让夸父复活,变成了每一个太阳光子。逐日精神让这个世界变得生机盎然,一直奔跑追梦的贾伟何尝不是如此?展览现场,与近万名乡村儿童与云谷学子共创的“日光记忆”画作,以1.8米的机械轴横向展示,践行着其“人人‘如花’”的展览哲学。
“如花山海——贾伟艺术个展”
2025.9.13-11.16 北京时代美术馆
三段叙事结构层层推进,构成了贾伟重建山海的完整结构闭环。在结构之外,贾伟把这一视觉和语言体系概括为“文而化之,萌系山海”。
“我一直在想,这个世界谁最能治愈我们?找共性的话,最治愈的其实是婴儿的眼睛,童真无邪,又充满生命的力量。其次,如何让上古文化在今天与人们共情?”唯有让遥远神秘的上古文化,跟随更具普适性的当代文化逻辑,才能真正与我们的内心贴近。
“如花山海——贾伟艺术个展”
2025.9.13-11.16 北京时代美术馆
在造型上,贾伟有意识地去掉象征权势的龙爪,给上古神兽增添几分亲近萌态;鳄鱼张开长满牙齿的嘴巴,却并不危险,更像陪伴“如花”的托举者,让人联想起温柔有力量的父爱;在刻画大象时,他又特意选择不画象牙,大象守护“如花”的甜梦,陪如花细数夜空的褶皱,细腻又深情,很多人从画里的大象想起自己的母亲。
“如花山海——贾伟艺术个展”
2025.9.13-11.16 北京时代美术馆
贾伟总觉得孩子就是我们的“分生”,爱人和父母也是。他将这些传说中的神兽——鲲鹏、象、鳄鱼、神龙等,塑造成“如花”的“分生”,也是他为观众所预留的“分生”。“永生意味着不变,人类的终极目标不是永生,生命的自在其实是‘分生’,就像人人都爱72变的孙悟空。”
在本生、永生、分生的宏大叙事中,贾伟的“山海”得到诗意、童真、烂漫的重建,这是一个能够安放高度焦虑的现代心灵的精神栖息地,它从上古翩然而至,步入我们的内心。艺术曾疗愈了贾伟,他也希望用自己的艺术,照亮更多人心中的山海。
成为“六边形艺术家”
“如花山海”展览的八个主题章节,每一个章节都如同一个独具色彩、沉浸式的场景,时而绚烂,时而科幻,时而温情款款。让人联想到贾伟厚重又精彩的个人履历:联想公司的设计师、租一个工位开始的创业者、中国首位获得全球五项国际设计大奖金奖的设计师、试图用艺术链接和疗愈世界的艺术家。
艺术家贾伟(KK)
贾伟把他的理想人生归纳为“章回体人生”,线性的人生体验总嫌无趣,而中国古典小说的章回体中,每一段都是相对独立的冒险旅程。
融合了AI技术、架上绘画,机械装置、影像、诗歌等6种媒介的108件/组作品,分布在他的章回体艺术世界中。如果说萌系神兽与天真烂漫的“如花”,他们是艺术家尝试引领人们回归内心的本真的载体,那么以科技为主要手段和主题的作品,则揭示出贾伟艺术野心的另一层维度。
“如花山海——贾伟艺术个展”
2025.9.13-11.16 北京时代美术馆
从事工业设计25年,很少有人比他更能深刻地理解工业时代的价值与隐疾。“工业时代解决物质的问题,到后工业时代,更需要解决的是精神性的问题。专业逻辑是建立在西方200年工业时代的细分特征上,未来的艺术家绝不能只用一种手法表达世界。”贾伟有意突破艺术分科带来的创造力桎梏。
其次,基于科技尤其是AI技术的艺术尝试对贾伟来说别具意义。在“如花山海”现场,人们可以从30万个如花形象中,组合生成属于自己的“如花”;也可以跟随由算法驱动的翅膀共舞;或是在九米机械神龙的合金身躯下,体会机械的力量与生命的共生。
“如花山海——贾伟艺术个展”
2025.9.13-11.16 北京时代美术馆
毕竟贾伟的另一个身份是工业设计师,公司60%以上的产品设计是各种机器人。他是如此了解科技革新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作用。如同展览副标题“超级力量与天真内心”那样,AI巨大的创造潜力,就是名副其实的“超级力量”,但他更看到这种新出现的超级力量,需要伴随人类的天真内心。
贾伟看见眼前有一条越来越清晰的创作道路:“越来越多人感到精神上的抑郁、躁动与无依。但这不是人的问题,而是物质解决的速度远远高于精神时的必然现象。尤其中国人提升物质只用了40年,谁来疗愈我们的精神?基于AI和艺术这两个主体逻辑,我要做能够抚慰后工业时代灵魂的治愈系艺术,一个融合各式艺术门类与技术手段的‘六边形战士’系的艺术家。”
文字|罗雯
图片|北京时代美术馆、贾伟
艺术栗子
发布于:北京市聚丰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